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印发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来源:凌政办发〔2014〕76号|0 文号: 时间:2014-11-07 03:57:03 点击: 次

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8月25日
 
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
发展规划(2013-2020年)
 
    为进一步提升凌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推动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见成效,促进农业转型跨越和农民收入翻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订《凌云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按照“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整县推进产业扶贫,坚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着力提高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农民组织化能力、农民增收能力,完善发展机制,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适应市场需求,立足省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
    (二)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布局特点,选准主导产业,找准切入点,确定方向,全方位、多层次、长链条发展。
    (四)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不强迫命令,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坚持规模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提高产业聚集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
    三、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县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全面形成,初步形成茶叶、烤烟、桑蚕、油茶、中药材、畜禽标准化养殖、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在沙里、下甲、泗城、加尤、玉洪等地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林业生产基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及程度、农民参与积极性普遍提高,对贫困群众增收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打造一批在全市、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优质产品,走出一条体现凌云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体目标如下:
    (一)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1.种植业。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以下甲、加尤、逻楼为中心,建设下甲平怀、加尤磨贤、逻楼滥村三个连片种植基地,培植5个以上种桑养蚕示范村,打造下甲乡加西、彩架、平怀三个村万亩桑蚕产业示范带。建设标准化烟叶生产示范区,以沙里、朝里为中心,逐步延伸到逻搂、玉洪。建设核桃产业带,以逻楼镇为中心,延伸至加尤、沙里。建设伶站、泗城万亩秋冬蔬菜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县桑蚕烤烟、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面积6万亩以上,2020年全县发展到10万亩以上,其中水果5.3万亩、产值5300万元;蔬菜1.97万亩、产值5898万元;中药材5.6万亩、产值18570万元。
    2.养殖业。主要发展猪、鸡、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等,建设玉洪、沙里、逻楼等乡镇养殖基地和示范小区,发展万只山羊、万只肉兔和万羽肉鹅养殖规模;建设玉洪、沙里、下甲、泗城等乡镇林下养鸡基地建设泗城镇、逻楼镇、下甲乡生猪养殖基地;大力推进林下养殖示范带动、特色水产养殖等,每个乡镇建设2个以上示范点(详见附表1-8)。
    (二)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2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家以上,通过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农户超过农户总数的60%以上。
    (三)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培育有凌云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到2020年,培育农产品中国名牌1个以上,自治区级著名名牌产品5个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10个以上。
    四、产业发展重点
    (一)发展茶叶产业。
    1.发展目标。力争到2017年全县茶叶面积巩固在11万亩以上,年产干茶5300吨,产值超4.5亿元,茶农年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一是巩固全县现有的11万亩茶叶面积,扩大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园面积,力争到2017年全县有机茶面积达2.5万亩;二是2013年-2017年改造低产茶园7.5万亩;三是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60期,共培训1.5万人次2013年-2017年每年开展12期;四是推广种植发展0.5 万亩石山茶叶;五是扶持龙头企业,整合一批加工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详见附表9)。
    2.规划布局。重点在加尤镇、玉洪乡、泗城镇、沙里乡朝里乡和逻楼镇规划发展有机茶产业带和花茶胚产业带两条产业带(详见附表10)。其中:
    (1)有机茶产业带。在泗城镇、沙里乡、朝里乡、逻楼镇,及玉洪乡的西北部片区建设有机茶产业带,在该区域内的茶园主要培育发展有机茶。其中泗城镇览沙村600亩泗城镇品村村400亩,腰马村6020亩,沙里乡浪伏村2700亩沙里乡那伏村400亩,朝里乡六作村1000亩,朝里乡百朝村600亩,朝里乡羊襄村667.9亩,逻楼镇弄棍村1400亩,逻楼镇祥福村900亩,玉洪乡玉保村4860亩,玉洪乡莲灯村3500,玉洪乡那力村2900亩,玉洪乡伟利村2722亩,玉洪乡汪田村1599亩,玉洪乡那洪村2600亩。
    (2)花茶胚产业带。在玉洪乡的东南部片区(含上、下谋,玉保,八里,乐里,盘贤,那扛,江更等村)建设花茶胚产业带,在该区域内的茶园主要供应生产花茶胚的优质原料。其中玉洪乡上谋村2800亩,玉洪乡下谋村2050亩,玉洪乡乐凤村2306亩,玉洪乡岩佃村2900亩,玉洪乡八里村3600亩,玉洪乡乐里村1500亩,玉洪乡合祥村5139亩玉洪乡江更村2319亩,玉洪乡九江村1480亩,玉洪乡盘贤村2600亩,玉洪乡伟达村2300亩,玉洪乡东兰村4516亩。
    3.重点项目。
    (1)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提升改造一批优质高效茶园。
    (2)建设2万亩有机茶园基地。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创建2万亩有机茶园,力求规划科学,做到林茶相间,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农残、重金属不超标,茶园管理标准化,路、沟、渠配套设施完善。
    (3)建设5家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鼓励扶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5家年产干茶不低于100吨的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带动全县茶叶清洁化加工,逐步实现“三化”,即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
    (4)新种2000亩石山茶叶。选择在逻楼洞新村新种植2000亩石山茶叶,以带动我县石山片区农民增收。
    (二)发展烤烟产业。遵循“非水淹区,面积相对集中,具备水、电、路等条件,群众自愿”的原则,规划把烤烟作为朝里瑶族乡的“一乡一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作为下甲乡、沙里瑶族乡的“一乡一业”增收产业来发展,把烤烟作为全县7个乡(镇)的9个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11个村的增收产业来发展。到2020年,以烤烟为主导产业的乡镇,烤烟产业收入占整个乡镇农业收入的60%;以烤烟为主导产业的行政村,烤烟产业收入占整个行政村农业收入的60%。以烤烟为增收产业的乡镇,烤烟产业收入占整个乡镇农业收入的30%;以烤烟为增收产业的行政村,烤烟产业收入占整个行政村农业收入的30%(详见附表11)。
    1.“一乡一业”主导产业乡镇。
    (1)朝里瑶族乡: 把烤烟列为该乡“一乡一业”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到2020年计划发展到3800亩,交售干烟达1.06万担烟农总收入达1700万元,创烟叶税350万元。
    (2)沙里瑶族乡:把烤烟列为该乡增收产业来发展,到2020年计划发展到4000亩,交售干烟达1.12万担,烟农总收入达1800万元,创烟叶税370万元。
    2.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行政村。
    (1)主导产业村。到2020年,各烤烟主导产业村发展目标为:泗城镇官仓村800亩,下甲乡河洲村700亩;朝里乡六作村1500亩,九联村1100亩,兰台村1100亩;沙里乡沙里村1900亩;逻楼镇祥福村1000亩;玉洪乡乐里村800亩,那洪村900亩。
    (2)增收产业村。到2020年,各烤烟增收产业村发展目标为:下甲乡峰洋村600亩,双达村650亩;沙里乡那坝村1600亩;逻楼镇弄棍村500亩,林塘村400亩,新洛村800亩;加尤镇下伞村600亩,百陇村650亩;玉洪乡玉保村700亩,乐凤村600亩,那力村600亩。
    (三)发展桑蚕产业。规划下甲、沙里2个乡镇以桑蚕产业为“一乡一业”主导产业,平怀村等26个村以桑蚕产业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到2020年,全县的桑蚕产业主导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乡(镇)、村,养蚕桑园面积达本乡(镇)、村总耕地面积的80%,平均亩桑园养蚕2.5张以上,鲜茧产量2担以上,产值4000元以上。桑蚕产业增收占本乡(镇)、村总增收的65%。
    1.“一乡一业”主导产业乡镇。
    (1)下甲乡:到2020年,养蚕桑园面积达19240亩,鲜茧产量3.8万担,产值达15392万元。
    (2)沙里瑶族乡:到2020年,养蚕面积达16488亩,鲜茧产量达3.2万担,产值达13191万元。
    2.“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行政村。到2020年,品村村养蚕面积达2236.4亩,鲜茧产量达4472.8担,产值达1789.1万元。陇雅村:养蚕面积达2537亩,鲜茧产量达5074担,产值达2029.6万元。陶化村:养蚕桑园面积达2672亩,鲜茧产量达5344担,产值达2137.6万元。平塘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089亩,鲜茧产量达2178担,产值达871.2万元。百朝村:养蚕桑园面积达706.4亩鲜茧产量达1412.8担,产值达565.1万元。弄棍村:养蚕桑园面积大1866.4亩,鲜茧产量达3732.8担,产值达1493.1万元。林塘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044亩,鲜茧产量达2088担,产值达835.2万元。烂村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656.8亩鲜茧产量达3313.6担,产值达1325.4万元。降村村:养蚕桑园面积达907.2亩,鲜茧产量达1814.4担,产值达725.8万元。仰村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090亩,鲜茧产量达2180担,产值达872.3万元。快村村:养蚕桑园面积达888亩,鲜茧产量达1776担,产值达710.4万元。伟八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154.4亩,鲜茧产量达2308.8担,产值达到923.5万元。杂福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021.2亩,鲜茧产量达4042.4担,产值达到1616.9万元。么贤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3640.8亩,鲜茧产量达7281.6担,产值达到2912.6万元。 上伞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097.6亩,鲜茧产量达到4195.2担,产值达到1678.1万元。东哈村:养蚕桑园面积达1572.8亩鲜茧产量达到3145.6担,产值达到1258.2万元。八里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673.6亩,鲜茧产量达到5347.2担,产值达到2138.9万元。加西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704.8亩,鲜茧产量达到1409.6担,产值达到563.8万元。平怀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936亩,鲜茧产量达到5872担,产值达到2348.8万元。彩架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237.6亩,鲜茧产量达到4475.2担,产值达到1790万元。坪山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4373.6亩,鲜茧产量达到8747.2担,产值达到3498.8万元。陇凤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748亩,鲜茧产量达到5496担,产值达到2198.4万元。那坝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808.8亩,鲜茧产量达到1617.6担,产值达到6470万元龙化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568亩,鲜茧产量达到1136担产值达到454.4万元。八洞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1811.2亩鲜茧产量达到3622.4担,产值达到1448.9万元。阁楼村:养蚕桑园达到2960.8亩,鲜茧产量达到5921.6担,产值达到2368.6万元。弄谷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484.8亩,鲜茧产量达到969.6担,产值达到387.9万元(详见附表12)。
    (四)发展林业产业
    1.核桃种植。规划2013-2020年种植核桃24000亩,每年实施3000亩,其中泗城镇的陇雅、白马村各100亩,下甲乡坪山、陇凤村各100亩,沙里乡弄塘、弄丁、八洞、阁楼、弄谷村各100亩,逻楼镇大洞、界福、布林、山逻、歌顶、磨村、陇朗、瓢村、新洞、降村、仰村、快村、弄棍、烂村、敏村、新洛、洞新等村各100亩,加尤镇么贤、上伞东哈、陇槐每个村100亩(详见附表16)。
    2.油茶低改。全县已进入产果期油茶林23.8万亩,其中盛产期20.5万亩、初产期3.3万亩,分布于8个乡91个村,由于油茶品种老化、管理粗放,60%油茶林面积进入衰老期,产量低、产值少,油茶产业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规划2013-2020年实施油茶低改7.8万亩,使油茶产业成为群众的一项主要增收产业(详见附表17)。
    3.用材林项目。全县现有用材林面积为52.2万亩,森林总蓄积量约为226.8万立方米,其中能利用的仅有181.3万立方米,为了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规划2013-2020年建设用材林40000亩(详见附表18)。
    4.十大功劳。凌云县2002-2006退耕地9.25万亩,林下种植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规划2013-2020年实施林下种植十大功劳30000亩。重点布局在石山片区原退耕地林下种植,即泗城、下甲、伶站、沙里、逻楼、加尤等6个乡镇(详见附表19)。
    (五)发展畜牧养殖业。计划到2020年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大牲畜存栏4.81万头,年均增长2.12%;山羊存栏5.31万只出栏6.23万只;家禽存栏320万羽,出栏1110万羽;肉兔存栏5.3万只,出栏6万只;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73万吨力争实现畜牧业产值6.83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0%。重点产业及支持项目如下:
    1.家禽产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深入实施《自治区林下经济“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和市县等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林下养鸡,通过抓好规模养殖和开拓市场,引进或培植龙头企业,把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重点布局伶站乡、下甲乡、泗城镇、加尤镇二级路沿线的乡镇作为林下养鸡优势产区,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的林下养殖基地;朝里乡、沙里乡、逻楼镇、玉洪乡为林下养鸡特色产区,通过加大工作力度,招商引资,产业引导、政策鼓励、发展大户、龙头带动、打造品牌等措施,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林下养鸡示范小区达到40个,建设1个肉鸡专业市场,林下养鸡年出栏1000万羽,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136元(详见附表20)。在泗水河和布柳河流域的泗城镇、下甲乡伶站乡、玉洪乡、加尤镇及沙里乡布局水禽养殖产业带,大力养殖清水鸭、番鸭,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出栏水禽在80万羽以上,产值4000万元,人均收入200元。我县山鸡养殖户6个、年出栏4万多羽,且呈快速增长趋势计划到2020年全县山鸡养殖达30户,年出栏达30万羽产值1500万元,人均收入75元。全县家禽产业到2020年产值达3.05亿元,人均收入1525元。
    2.生猪产业。稳定生猪生产,保证市场肉食品的供应。继续落实中央的生猪扶持政策,申报和组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工作,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使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七年期间,大力发展三元杂瘦肉型猪生产,以发展规模养猪场(小区)为主,积极发展生态优质地方特色品种的生猪产业。计划每年增加1-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使出栏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20个;计划每年增加10个以上年出栏100头肉猪的养殖户,使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养殖户达100户,计划每年增加2个年出栏100头以上“山猪”养殖场,使年出栏100头山猪养殖场达15个。到202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6万头,母猪存栏量达1.8万头,产值1.92亿元,人均收入达1512元(详见附表21)。
    3.草食动物产业。充分发挥草山草坡和饲草、农作物秸杆资源丰富,大力推广桂牧1号、矮象草、巨菌草、黑麦草银合欢等优质牧草。积极推广秸秆养牛、山羊舍饲圈养技术和利用冬闲田种草养鹅,发展肉牛、肉羊、肉兔、肉鹅等节粮型草食动物规模养殖,保持草食动物养殖在凌云有较强的发展势头,至2020年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6.3万只、肉兔6万只、肉鹅2万羽。
    (1)肉牛产业。重点布局在泗城、下甲、玉洪、加尤、逻楼等乡镇。发展肉牛生产,建立规模肉牛养殖场,计划到2020年建设肉牛养殖场60个,全县年出栏肉牛1.2万头,使产值达12000万元(详见附表22)。
    (2)肉羊产业。重点布局在伶站、下甲、沙里、逻楼、泗城等乡镇石山片区以及少量在土山片区。充分利用我县发展山羊养殖的区位优势、草地资源,通过大力推广圈养山羊饲养技术、放养与圈养相结合,实现山羊生产规模化、基地化和集约化,促进全县养羊业的发展壮大。力争到2020年末山羊存栏5.31万只,出栏量达6.3万只,实现产值6300万元(详见附表23)。
    (3)肉兔和肉鹅产业。肉兔生产主要抓好种植优质牧草,推广补饲技术,推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的小区养殖,以沙里乡莫桂荣养兔场为基地,至2020年发展年出栏5000只肉兔的养殖场20户,存栏兔5.3万只,出栏肉兔6万只,产值300万元;同时利用沿河的冬闲田种草养鹅,年出栏肉鹅2万羽。
    4.特色养殖产业。重点发展豚狸、竹鼠等,布局在沙里朝里、泗城、伶站、下甲等乡(镇)。在五年期间,重点培育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养殖产业,推动我县特色养殖产业得到一个较快速度的发展。以下甲乡平怀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发展年出栏5000只豚狸养殖户10户,使特色养殖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特色养殖产业人均收入37.5元(详见附表24)。
    5.重点配套支撑项目。
    (1)规划建设一个畜禽产品专业市场,加快我县畜禽产品的商品转化。
    (2)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力争到2020年全县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保证全县草食动物饲草供应。
    (3)重点扶持“广西凌云县瑞东农牧有限公司”发展加快凌云乌鸡选育繁育步伐,用2-3年时间建成一个种鸡养殖量10万套的种鸡场,具有年提供商品代鸡苗800万羽、凌云周边乡镇发展农户500户、年出栏商品乌鸡500万羽的生产规模。
    (4)加快林下养鸡示范小区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林下养鸡示范小区达40个,小区年出栏肉鸡达500万羽以上。
    (5)每年增加1-2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使出栏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达20个;计划每年增加10个以上年出栏100头肉猪的养殖户,使年出栏肉猪100头以上养殖户达100户。
    (6)加快规模肉牛养殖场的建设,计划到2020年建成规模肉牛养殖场60个。
    (六)发展地方特色水果。以特色种植、规模发展的为思路,重点抓牛心李、大果枇杷、柑桔为主,针对各村具体土壤环境,规划种植石榴、油桃、芒果、火龙果等。计划到2020年全县水果发展5.3万亩、产值5300万元(详见附表13)。
    1.牛心李。石山村规划种植牛心李。重点将逻楼镇的陇郎、安水、洞新、敏村,泗城的白马、品村、陇照、陇浩等8个石山村列为牛心李连片种植带。
    2.大果枇杷。规划在泗城镇洋妹村及周边村屯种植大果枇杷。计划到2020年全县大果枇杷种植面积达2400亩。
    3.柑桔。规划在玉洪乡玉保村、下谋村、合祥村种植柑桔,计划到2020年全县柑桔面积达5500亩。
    4.石榴。计划在泗镇后龙村种植,到2020年全县石榴种植面积达800亩。
    5.火龙果。计划在下甲乡彩架村和伶站浩坤村种植,到2020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1210亩。
    6.油桃。在下甲乡彩架村种植油桃1500亩。
    7.芒果。计划在伶站乡伶兴村、袍亭村、均亭村、平兰村、那留村和下甲乡峰洋村、双达村种植,到2020年全县新种芒果面积10000亩。
    (七)发展中草药产业。凌云县属大石山区,土地资源贫瘠,在稳定农业种植业基础的同时,规划种植适宜我县的田七、穿心莲、扶芳藤等中草药,促进农民增收。计划到2020年,泗城镇种植1700亩(其中西秀村、腰马村、金保村、洋妹村、览沙村种植穿心莲1000亩,陇浩村、陇照村、教村村、陇雅村扶芳藤500亩,品村村、后龙村田七200亩);下甲乡600亩(其中水陆种植穿心莲100亩,加西村、陇凤村、坪山村种植扶芳藤300亩,平怀村、彩架村种植田七200亩);伶站瑶族乡初化村、陶化村种植穿心莲200亩;朝里瑶族乡种植600亩(其中九联村、羊襄村、百朝村、兰台村种植穿心莲500亩,平塘村种植扶芳藤100亩);沙里瑶族乡果卜村、弄丁村、八洞村、阁楼村、弄谷种植扶芳藤500亩;逻楼镇种植1100亩(其中陇朗村、布林村、磨村村种植扶芳藤400亩,烂村村、新洛村种植穿心莲200亩,降村村、仰村村、快村村、介福村、歌顶村种植田七500亩);加尤镇种植700亩(其中弄槐村种扶芳藤100亩,加尤村、伟八村种植穿心莲300亩,杂福村、磨贤村、东哈村种植田七300亩);玉洪瑶族乡种植扶芳藤500亩(详见附表14)。 
    (八)发展蔬菜产业。针对各乡镇、行政村的环境资源条件,计划到2020年种植蔬菜为:泗城镇900亩,伶站瑶族乡1300亩,沙里瑶族乡200亩,加尤镇300亩,玉洪瑶族乡300亩。力争到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19610亩(详见附表15)。
    五、重点工作
    (一)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立足区域、资源和市场比较优势,科学确定8个乡镇、92个行政村的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每个村都要因地制宜,选择既具有一定资源条件,又有开发活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市场需求,既有发展条件,又有开发能力的产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尽快形成专业村和特色村。要根据市场规律不断优化前述七大产业发展布局,主要旅游景点所在地要大力发展农家乐等生态旅游服务业;土地条件较好、粮食充足、交通便捷的地方适宜发展生猪、羊、养鸡等畜牧业;宜林荒山、退耕地大力发展牧草、干鲜果和中药材;立地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或临近矿山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劳务业、民间工艺等。力争到2020年,全县形成2-3个市内、区内竞争优势明显的拳头产业,形成2-3个有较强比较竞争力的区域优势产业;形成30个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万元村屯。
    (二)培育生态优势品牌。高标准规划、建设茶叶、茶油、畜禽等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构建市场竞争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要求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基地,扩大有机茶、绿色茶园面积,力争到2017年全县有机茶面积达2.5万亩,构建全国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县,打造浪伏有机茶等一批有机食品龙头品牌。大力推广生态农业的生产技术,积极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生态有机食品生产准用的高效低毒残留化学农药;推广林下生态养鸡、圈养牛羊等技术,大力倡导秸秆青贮氨化、过腹还田。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搞好加工、流通、专业批发市场等各种“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完善茶叶批发市场、新建一个畜禽产品专业市场;建设5家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带动全县茶叶清洁化加工,逐步实现茶叶加工即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制定和完善凌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办法,积极开展认定工作。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国内外以及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到我县“一村一品”建设中来,引导龙头企业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拢,向规模经营推进,把“一村一品”建成龙头企业稳固的生产基地。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一村一品一社”的思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村一品”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资资金互助社和跨区域联合社等。力争到2020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个以上,实现每个专业村都有合作社,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一个县级联合社。
    (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国内、区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以市场开发研究为重点,着力提高龙头产业科研水平,集中力量解决凌云白毫茶提纯复壮、茶产品开发、油茶低改、有机油茶生产、乌鸡产业化开发等我县农业生产中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推进其试验、示范和规模生产,为“一村一品”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深入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切实解决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每个产业确定一位首席专家,组建一支推广队伍,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专业村广大农户,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政策,适当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及产品称号认证认定,申报注册商标。对当年获国家级、省级原产地域保护范围、原产地标记产品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被认定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单位,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引进大型农业企业进入我县发展“三品”农业,推动“一村一品”科学发展。县财政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平台,整合涉农部门资金、项目,重点扶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新增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好的和达到建设标准要求验收合格的专业村实行奖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扩大信贷规模。
    (六)拓展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积极做好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的结合。把“一村一品”专业村结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纳入全县旅游发展规划,整体对外包装营销。以凌云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风貌为依托,以凌云-乐业“百里茶廊”、茶山金字塔乡村旅游“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等农业基地、农业设施、民族村镇为载体在中心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农业生态旅游的功能,彰显乡村自然生态、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的乡村旅游体系,重点打造一批以农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事科普、农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唱农家(山)歌,看农家景”,走“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特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促进“一村一品”发展和农民增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县乡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切实把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一级成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也要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切实把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推广一批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营造全县支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完善规划。各乡镇都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纳入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具体制定本乡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进规划,确定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做好规划的上下衔接。“一村一品”专业村也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要明确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建设重点。各乡镇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
    (四)严格考核。建立健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乡、村基数和现有基础,对“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情况实行检测考评和动态管理,定期对考核结果全县排队通报,对完成任务好的予以奖励,差的提出批评,连续两年完不成任务的进行调整,对达到建设标准的成熟一个验收一个,验收合格的正式命名并给予奖励。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作为党政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同干部奖惩、使用挂钩。
  • 分享:
网警
  • 主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凌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凌云县人民政府网
  •     桂ICP 12007659 号             网站标识码:4510270001
  • Copyright 2012-2016 lingyun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百色创慧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网警